close

  作家有獨自的文字風格,那麼,同為文字處理工作的譯者,是不是也會有自己的文字風格呢?

  以前有位長官閒聊時,談到我們單位幾個譯者的文筆特色,說我的文字就像日本女人那樣清淡優柔而含蓄。那時,我們每天都有編譯文章見報,或是國際政論、或是軍情分析、更有天文地理、科技商情、風花雪月,這麼繁雜的內容,是如何歸納出我的文字風格呢?當時不解。後來我譯『失樂園』時,激情的性愛部份佔了很大的篇幅,我無權剝奪讀者知的權利,而且這也是此書的最大賣點,但下意識還是覺得內容太超過,因此翻譯時力求含蓄,淡化激情,果然是那種文字風格。不過,應該沒有失真,至少我那些不諳日文的男性朋友長官同事們都對此書產生了極大的共鳴、津津樂道。

  我們同事之間日日相處、互相觀察,也發現每個人的文字是有一些個人的特色。像獲得新聞局評鑑優良翻譯家的定綺,她的文字風格就讓我覺得冷靜、豐富、帶有一些慧黠的俏皮。每次看她譯的文章和書,感覺就像聽她述說一樣,生動不膩。而另一位男同事,文字豪放堅定中流露幾許自負,總讓我想起他語帶不屑、對我說過的這段話:「在我眼中,你們這些大學或研究所畢業的女生差異程度,不過是國二、國三的差距而已。」

  也許,是我們這些譯者彼此熟悉,很容易把其人的個性和文字結合在一起,在「文如其人」的暗示下,有了那樣的認知。(我得承認,我只是掩飾得法,其實我是個直率潑辣的婆娘。)對於陌生的譯者,大概看過兩、三本他的譯作後,對他的語法、用字和行文,也會有個大致的印象。

  照理說,譯者應該完全重現原作的一切,包括語氣、精神與風格,不該摻雜譯者個人的情緒與想法,也就是說,譯者應該像舞台上的「黑子」一樣,負責原作的完美「演出」,自己不留任何痕跡。但是,譯者畢竟是有思想的人,因為自身個性的影響和遣詞用字的習慣,在不經意之間,也可能樹立自己的文字風格。要不然,怎會有不同的譯者把同個作者的作品呈現出不同的感覺風貌呢?讀者又怎會對此感到好惡殊方呢?讀者不會去研究是不是作者的寫作風格有所轉變,(寫作是原創性的,與時俱進的變化很正常。翻譯是追隨性的,只能跟著原創的腳步走,不應該自行變化。)當他認定甲譯者的文字詮釋該作者的作品最真最確時,即使乙譯者翻得更傳神,他也未必接受,甚至批評乙翻得不好。也有的讀者因為欣賞某位譯者的文字風格,而全盤接納他翻譯的作品。

  其實,說好聽一點是風格,說難聽一點是習癖。我一直很擔心,如果我真的有這種文字風格(或習癖),會不會把我譯過的每一本書都譯成同一個調調而不自知?如果是同一個作者的作品也就罷了,如果是不同的作者,豈不糟糕?可是,這多半是一種無意識下的作為,要時時刻刻注意到,還真不容易。而且,這也是站在自己的譯者角度,才有的一點感想。也許,對大部分的讀者來說,根本不在乎譯者是誰,遑論其文字風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jinl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