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的翻譯速度越來越慢,最近更是龜速,坐在桌前的時間和平常一樣,但一天頂多譯個兩千字,不像前些時最少也可以譯上三千字。不禁回想以前一天譯上一萬、八千,是怎麼做到的?尋思過後,發現並不是現在的文字變難了(當然,有的作家文字超彆扭),而是內容有些變化,讓人無法只單純地翻譯,還要花些功夫查證。

  以前的作家只要一枝筆、一疊稿紙,剩下的全靠他的腦袋天馬行空、兀自深掘、想像編纂出動人的故事。因為內容是虛擬的,即使是描寫現實的人事時地物,也以影射化名的方式呈現,因此在翻譯時,適當譯出即可。專有名詞譯得對不對?無從查證。

  但是現在的作家時興取材,也太愛鄉愛土了,積極透過文字傳播尋常的鄉土一切。即使是虛構的小說,裡面的人、事、時、地、物有部分是真實的,至於非小說類的日記、散文、傳記等等,更是全部為真實。因此在翻譯時,查證這些真實存在的人事時地物,就相當費時間了。如果有清楚的名稱還好,最怕是作者為表現親暱用上的暱稱、簡稱。要從簡化的假名發音找出正確的名詞及漢字很難,只好在日本網路上不停用牽得上一點關係的關鍵字大海撈針似的查找。

  幸好,皇天不負苦心人。只要用心查找,百分之九十八是可以找到,只是耗費許多時間。像我剛完成的這本書,有一半時間都在網路查找或查證,不禁又想,如果沒有網路,我還能翻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jinl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