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西雙版納 084  

  看了不少日本小說,發現作者關於對話的處理方式,很是不同。因此,在翻譯的時候,也頗費一番思量。

  有的作者要求也認為讀者能夠完全融入書中情境,不管對話精簡或冗長,都不標示是誰說。讀者只有望著引號內沒有人稱的字句,尋思內容、拼湊故事的進展。這還算是好的。有的作者完全不用引號,一段字句後加上「、と」,就是說了一段話或內心的OS,讀者自己要抓緊跟上。最怕的是連「、と」都沒有,當事人話已經說了,讀者還以為是旁白。所以,我在翻譯這樣的作品時,雖然比較累一點,但也有抽絲剝繭的樂趣。

  還有一種,就是作者太擔心讀者看不懂,即使最單純的兩人對話,也不嫌麻煩地標明是誰說,而且要加上形容說話時表情、動作、語調的副詞。比如,

  「跟媽媽說了沒?」我問。

   「今天回去再報告。」H聲音開朗地回答。

  「很好。」我說。

  「謝謝,」H像洋娃娃般甜甜笑著繼續說,「C傳簡訊來說肚子餓死了,我要趕快回去,看紅白歌唱大賽時大家一起吃。」

  「年菜要年初一時才吃。」我提醒她說。

  「哦、是嗎?」H眼睛睜得滾圓,好像真的不知道,傻傻地說,「年前拿的,就除夕吃唄,有剩下的再初一吃吧。」

  「唉,也可以啦。」我說。

  像這樣,整本書裡一有對話,就你說、我說、他說的「說」個不停,雖然翻譯時不應該放入自己的情緒,但有時候真的很想說,求求你,別再「說」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jinl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